新闻中心
为全球客户提供线束产品
电线束端子压接规范
发布日期:2025年-02月-14日

电线束端子压接规范要求

一、工艺参数要求

  1. ‌压接高度与宽度‌压接高度需根据端子制造商或模具说明书调整,公差需符合行业标准(如导体直径决定公差范围)‌23。压接宽度由压接工具横向尺寸决定,需测量压接区底部宽度,且必须使用专用工具校准‌35。
  2. ‌导体与绝缘层处理‌剥线长度需精确,导体末端需水平放置于端子压线框内,超出长度不超过1mm‌5。绝缘外皮末端需伸出绝缘压接框,但不得延伸至导体压接区‌57。

二、材料与兼容性要求

  1. ‌组件匹配‌端子、导线及压模必须兼容,导线截面面积与外径需符合端子配套要求‌57。导体压接前禁止上锡(除非特殊规定),且需确保导体无损伤、散乱或氧化‌57。
  2. ‌压接区域限制‌仅允许压接区发生形变,过渡区与接合区应保持原状‌23。

三、外观与结构要求

  1. ‌喇叭口与导体压接闭合‌导体压接区前后端需形成喇叭口(后端为必需),尺寸根据导线直径调整‌45。导体压接部位必须完全闭合,包含所有芯线,且末端平齐无外漏‌45。
  2. ‌切尾与毛刺控制‌切尾长度不超过端子材料厚度的1.0-1.5倍,毛刺高度≤0.03mm,且不得影响密封性‌57。

四、电气性能要求

电阻与电压降

  • 电流循环试验后,最大电阻值≤0.55mΩ,200h与2h测试的电压降差值需<0.33mΩ‌8。
  • 压接不良(如高度过小)可能导致电阻升高,影响额定电流和拉拔力‌‌

五、检验方法与标准

  1. ‌机械性能检验‌‌拉力测试‌:验证端子与导体的保持力,标准参考行业规范(如UL、IEC等)‌46。‌剖面分析‌:通过压接区横截面检测闭合度、喇叭口及芯线分布,确保符合规范‌34。
  2. ‌标准遵循‌需符合国际/国内标准(如UL、IEC、JIS、GB等),具体参数依据制造商手册‌67。

六、常见问题与解决

  • 压接高度异常‌:检查线材粗细与端子匹配性,调整压接机参数并重新验证‌24。
  • 绝缘层刺穿‌:优化压接机压力,使用专用卡模刀片避免刺穿风险‌24。

以上规范综合了工艺控制、材料匹配、结构完整性及性能验证,确保端子压接的可靠性与安全性‌23。